健康宣教

重症肌无力的宣教

一、什么是重症肌无力?

  由于神经与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疾病所导致,主要临床症状为:骨骼肌极易疲劳,活动后症状加重,休息和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症状明显减轻。

二、诱因和病因有哪些?

  1.诱因

    感染、精神创伤、过度劳累、手术、妊娠和分娩等。

  2.病因

    (1)先天遗传性,极少见,与自身免疫无关。

    (2)自身免疫性疾病,最常见。

三、有何分类?会有哪些临床表现?

  (一)分类

      可分为I型眼肌型、IIA轻度全身型、IIB中度全身型、III急性重症型、IV 迟发重症型和V型肌萎缩型。

  (二)临床表现

        1.I型眼肌型(15%-20%):病变仅限于眼外肌,出现上睑下垂和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2.IIA轻度全身型(30%):可累及眼、面、四肢肌肉,生活多可自理,无明显咽喉肌受累。

        3.IIB中度全身型(25%):四肢肌群受累明显,除伴有眼外肌麻痹外,还有明显的咽喉肌无力症状,如说话不清、饮水呛咳、咀嚼无力,但呼吸肌受累不明显。

        4.III急性重症型(15%):急性起病,经常在数周内累及延髓肌、躯干肌及呼吸肌,肌无力严重,死亡率较高。

        5.IV 迟发重症型(10%):病程达2年以上,常由I型、IIA型、IIB型演变而来,预后较差。

        6.V型肌萎缩型:少数患者肌无力伴肌萎缩。

四、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?如何处理应对?

    1.肺部感染:咳嗽、咳痰,发热等。

        处理应对:床头抬高30度,机械排痰,胸部体疗,体位引流,有效咳嗽,止咳化痰、消除炎症等治疗。

    2. 压疮:皮肤红肿热痛或出现溃疡、溃烂,创面有液体渗出,严重者可深及骨骼。

        处理应对:保持床单及衣物整洁干燥,营养充足,勤翻身,避免皮肤摩擦力及剪切力的产生。使用气垫床、加强翻身,每2小时一次,避免推、拉、拖等动作,以免擦破 皮 肤。根据褥疮分期,采用合适的方法,如褥疮贴保护等。

    3.深静脉血栓形成: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、疼痛。

处理应对:关节松动训练,主动或被动运动,踝泵运动,肢体气压治疗。深静脉血栓形成后,减少肢体的活动,避免肢体揉、捏运动,防止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。

    4.泌尿系感染:阴部瘙痒、异味、分泌物多,有尿管的患者可看到尿管内血尿、絮状物。

        处理应对:

        (1)在病情许可下,每日饮水800-1000ml。

        (2)保持会阴部清洁,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。

        (3)有尿管者,每日2次尿管护理,用碘伏擦拭会阴部。

        (4)观察尿液颜色、透明度、体温的变化.如尿液较前加深、透明度差、体温上升提示有感染,需及时就诊。

    5.便秘:大便干结。

    处理应对:餐后1小时行腹部环形按摩,每次20分钟,每日两次;心功能正常者多饮水,每日1000-1500ml,分4-6次饮用,多吃粗纤维食物,蔬菜,如芹菜、菠菜等。定时排便,强化排便反射意识;以上办法无效时,使用轻泻剂。

    6.肌无力危象:表现为肌肉无力现象加重,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。

处理应对:保持呼吸道通畅,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或器官切开,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。

五、需要做哪些检查?

    1.重复神经电刺激,为常用的具有确定价值的检查方法。

    2.单纤维肌电图:反映神经-肌肉接头处的功能。

    3.AchR抗体滴度的检测: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的意义。

    4.胸腺CT、MRI检查,可发现胸腺增生和肥大。

    5.其他检查:5%重症肌无力患者有甲亢症状。

六、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?

    1.保证足够的睡眠,养成定时作息的良好习惯;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劳累,尤应注意午后休息和妇女经期、孕期休息。

    2.平时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体育锻炼,症状明显和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期间,应限制在室内活动;发生危象时则应卧床休息。

    3.有眼睑下垂、复视并妨碍日常生活时,可左右眼交替戴上眼罩,以防双眼同时疲劳而致跌伤等。

    4.进食低盐、高蛋白、富含钾、钙的饮食,以补充营养,减少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;咀嚼无力或吞咽困难者,以软食、半流、糊状物或流质如肉汤、牛奶等为宜,并在药物生效后小口缓慢进食,反呛明显不能缓解时鼻饲流质,以免发生窒息或误吸。

    5.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、保持乐观情绪。

    6.用药指导:按时按量服药,不得自行停药、加减药物。服用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、吡啶斯的明时,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    

点击次数:18320   更新时间:2019-08-29 10:21:22    【打印此页】   【关闭